有基督徒對我說,信耶穌可以得永生,除了耶穌之外沒有永生的道路,我告訴他說:「你錯了,下地獄就可以永生!」
基督教的地獄是永罰,永罰就是永遠不會死而永遠受罰,所以永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就是永生。
佛教最重要的中觀學派,是以龍樹菩薩《中論》的「性空」為依據。龍樹在《中論》並沒有非常清楚定義「自性」是什麼。
但我們從《中論》的諸多論述中,可以更精確地把龍樹講的「常住不變」的「自性」,定義為:「事物於形成之前即已經存在,事物於消亡之後仍然存在的永生不滅的本質或靈魂。」
凡是可以作為基本概念的字,一定是要清晰而明確,並且不能自相矛盾的。如「有」代表存在,或「無」代表不存在,便是很清晰的概念。
我們平常講的「空」,就是具備一種主體存在,而能容納客體的概念,這個概念是非常清晰而明確的。
譬如我們講杯子是「空」,這個杯子的主體一定是存在的,並且具備有容納茶水或其他物體的能力。我們講池塘是「空」的,這個池塘主體一定是存在的,並且也具備有容納水或其他物體的能力。即使杯子和池塘的主體定義,無法作到百分之百或人人滿意,但也有普遍認同的定義,來說明其存在。
當所有的凡夫在五種「感官」和三種「心識」構成的「八識」,這「主觀知覺」中,煩惱輪轉的時候;有人努力駕著這「感官」和「心識」的大車,拚命往前奔馳到「境、智」的極限之處時,眼前忽然出現了一個無形的遮障,他再也無法前進,於是他忽然滅掉了感官和心識的所有羈絆,剎那間被帶進到了另一個晶瑩澄明、玲瓏剔透的世界,好像醍醐灌頂一般,他開悟證道了,他頓時真正明白宇宙和自己是一體不可分割的,這種柳暗花明的景況,完全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,也不是他過去所能理解的。
佛教有兩種「自性」的觀念,1.「主觀唯物論佛教」認為「物先於 性」;2.「主觀泛神論佛教」認為「性先於物」。
我們曾以「萬法唯心」的角度,論說在「性先於物」的「主觀泛神論 」模式下,由於「心」既不能呈現「性」,也不能觀測「性」,所以不能講「性空」,以此證明「性空不是佛法」。
當前佛教的矛盾很多,譬如講「緣起」,就不應建立「性空」的理論。佛教是主張宇宙間的一切事物,全都是以人的「心」的模式,來呈現的「主觀論」宗教。
所以「心」是王,但「心」根本不能呈現自己的「性」,「心」也根本不能呈現別人的「性」,「心」更不能呈現萬物的「性」,對「心」而言,「性」是不可得的。所以佛教根本不能講完全不曾在「心」中呈現的「性」。
由於佛教的教派繁多,教義複雜,甚至本身學行矛盾的極多,大致而言佛教是先有「主觀唯物論佛教」,然後才有「主觀泛神論佛教」。這兩派有時候是互斥為外道,有時候又是互相交融的,而他們主張的「性」,大致有以下兩種:
1. 「主觀唯物論佛教」具有「物先於性」特色,就是不承認萬物有本體,也不承認人有自性或靈魂,這一派即使講「性」或「空性」,多認為是「緣起性存,緣滅性滅」。這一派講的「空性」大致是這種「物先於性」的「空性」。
第 15 頁,共 25 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