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》的成道法門是「觀察」,「觀察」有兩種,稱為「二觀法門」。

 

第一:「觀察」是觀察本體的隱微奧祕,這叫「觀眇」,「眇」就是隱微,著重在「理解」,要從研經明道的神哲學探討開始。

 

第二:「觀察」是觀察本體的呼叫,這叫「觀噭」,「噭」就是呼叫,著重在「踐行」,要從拜道行善的力行實踐開始。

「觀察」會造成被觀察者的改變,也能夠形成現象存在的確定性,目前已經被量子力學「現象在被觀察之前,是不存在的」的觀點所證明。

 老子道家認為,如果被非永恆存在的觀察者觀察,其觀察所導致的結果,也不會是永恆不變的,這就像被一些有名有相的「形象上帝(象帝)」,或其他各種「現象神」觀察,都是不具永恆效力的。

 唯有被永恆存在,能夠「長生久視」的「無名天道上帝」這位「永恆觀察者」觀察,這個觀察所導致的結果,才會是永恆不變的。

 所以被現象世界的各種非真常的「形象神(象帝)」觀察,不能得永生(失者同於失),只有被本體界真常不滅的「天道上帝」觀察才能得永生(道者同於道)。

 所以宇宙間唯一真實存在,又能「長生久視」的天道上帝如果觀察你,你就確定能在宇宙本體(佛教:常住涅槃)中存在;天道上帝如果沒有觀察你,你就不能在宇宙本體中存在。

 所以真常不滅的天道上帝,在人類永生的觀察上,是佔最關鍵的地位。所以如何引起天道上帝對人的觀察,便成為人永生或永死之間,不可不知的大事。

 由於人的「身、心、靈(精)」之中,唯一能夠直達,並且連結天道上帝的只有純善的「靈」,人的「身、心」因為是屬私、屬惡的,所以都沒有直接連結天道上帝的能力。

 所以要讓天道上帝觀察你的唯一方法,就是要讓天道上帝泛生在你身體內的「靈性 (道教:精性;儒家:命性;佛教:佛性)」,不斷發出「靈性之光」的信息,讓天道上帝能透過祂遍佈於宇宙間的「靈子」,連結到你身上的「靈性之光」信息,進而觀察到你,這樣你就能因為天道上帝的觀察而永恆存在了,天道上帝也因此得到了你(道亦得之)。

 人類必須徹底明白,「靈性」是屬道的,源自於天道上帝的遺傳,所以才能夠直接和天道上帝連繫;「身、心」是屬人的,源自於人類物種的遺傳,不能直接和天道上帝連繫。

 所以人不必妄想要用「身、心」的練功、打坐,來和天道上帝連繫,因為「身、心」並沒有和天道上帝連繫的功能,只有「靈性」才有和天道上帝連繫的功能。

 「靈性」就是天道上帝安裝在人類和萬物身上的信息連絡站,也是信息收發站,更是信息記錄儲存站,天道在宇宙間巨大綿密的「天網」(天網傀傀),就是利用「靈性(精性)」(中有精)來傳遞信息的(其中有信)而能相通的。

 人的「靈性」可以和天道上帝遍佈在宇宙間的無量數「靈子(天道靈子、上帝靈子)」,透過信息傳遞而互相通連,但人必須先虛淨安靜「身、心」讓靈性顯現,並且承認人自己的一切善行,都是出於「靈性」而不是出於「身、心」。

 如果人不能清楚認定自己的善行都是出於「靈性」,反而誤認自己的善行是出於「心」或「身」,這樣人就是認了偷竊的賊,也找錯了和天道上帝連結的開關,這樣人就永遠打不開本體的玄門(玄之又玄,終眇之門),也永遠到不了永生不死的天國道鄉(無死地)。

 所以說認識人自己身上純善的「靈」是第一步,「認靈、唯靈」而「向靈內求」這一步如果沒有踏出,就會被「認心、唯心」而「向心內求」的邪師,引到邪路上去,永遠回不了本體了。

 現在我們來綜合三家泛神論的《道德經》、《中庸》、《佛經》有關「入本體(同於道)」的論點,來說明人要如何透過「靈性、道性、精性」來「入本體(佛教:入涅槃)」,以達成「道我合一,天人合一,梵我合一」的最高境界:

 

1.首先在「身、心」上,你要虛淨自己的「心識」,並且讓自己的「身魄」保持平靜。

 

2.到了「身識、心魄」都虛淨、平靜到了最極致的時候(至虛極、守靜表()),這時「心識」的意念以及「身魄」的欲動,全都虛淨、平靜而端正了。

 

3.在這平靜端正中,你體內原本深藏不動的「靈性」土地,就會像種子發芽一樣,生長出透明閃耀的「靈魂」之樹。

 

4.這時你要守住「靈魂」(戴營魄抱一),再用至真、至誠的態度(《中庸》惟天下至誠),引動「靈性」中的「靈性能量」來滋潤「靈魂」(踵而渝出),讓「靈魂」極盡全力地成長茁壯,這叫「盡顯靈性」(《中庸》盡其性;禪宗:現性),直到「靈魂」,發出火燄般強烈的「靈魂之光」(用其光復歸其明)

 

5.接著你要像焚香祭祀時(子孫以祭祀不絕),或閉眼祈禱時那樣,用你的「靈魂」去「直觀」天道上帝第一因化生宇宙萬物、養育宇宙萬物的種種泛生樣態(吾以觀其復也!《中庸》()天地之化育)

 

6.在你用靈魂「直觀」天道上帝的剎那之間,你「靈魂之光」的至真至善信息(其中有信),就會向天上射出,照向全宇宙。這種「靈魂直觀」也稱為「靈性直觀」,「靈性直觀」就是打開「靈性」的信息按鈕,直接連結「天道上帝」,不必透過任何中間介質,也不必透過中間人,只要自己就可以直接和天道上帝連結,很多人在祭祀時都有這種強烈感受。

 

 7.這時「天道上帝」佈滿在你周圍比鏡子還明淨的「靈子(天道靈子、上帝靈子)」(其中有精),一旦映照到了你的「靈魂之光」,就會透過祂們自身的「靈光」反照你,形成你和「靈子」之間的互映作用;同時這些「靈子」也會將你的「靈魂之光」轉化成信息,透過天網傳遍到全宇宙間無量數的「靈子」之中,讓祂們也全都點上了你的「靈魂光明灯」(用其光復歸其明,一灯明萬灯皆明),這時候你的「靈魂」,就和本體界的「天道上帝」就完全連結,而被「天道上帝」清楚而完整地「觀察」到,並且「記錄」下來了。

 

8.由於你的「靈魂」被唯一真實存在的天道上帝「觀察」並且「記錄」了,所以你的「靈魂」就在「天道上帝」的本體世界中,和天道上帝一樣真實存在了(故從事而道者,同於道)。這就是人在天道上帝的本體世界中,替自己點了燈,並且掛了號。

 

9.在你透過「靈魂」直觀天道上帝的過程中,你就進入宇宙永生不滅的本體,而「入本體」獲得永生了,這時候你已經成為天道上帝樸體(無名之樸)中的一份子(同於道),也可以參與「天道上帝」在天地之間的化育事工了(《中庸》可以參天地之化育)。

 

10.由於人只要「靈性」長出的「靈魂」直觀天道上帝,便能當下「入本體」形成「道我合一」,而獲得永生的生命,並不是死後才能「入本體」,因為宇宙中並沒有生和死的分界線,這就是《道德經》說的「無死地」和「死而不亡」。

 

11.當人在母體受胎時,那時「身、心」形成之後,還保持著純真純善,所以初生時身體赤紅的嬰兒(赤子),和天道上帝的聯繫極為緊密,因此初生嬰兒「靈性」長出的「靈魂」都保持直觀天道上帝的狀態(含德之厚者,比於赤子),只是不久之後,「身」的自私,和「心」的邪惡便逐漸增加,有些人的「靈魂」之樹枯萎了,有些人的「靈魂」則完全死亡了,所以人長大之後,才會不能夠像初生嬰兒一樣,用「靈魂」直觀天道上帝。

 

12.所以說人和天道上帝連結之後,仍有可能因為「身、心」做惡而終斷,甚至連「靈魂」也消失了,因此對天道上帝的「觀察」,不能只是一時的,也是不能中斷的。

 

13.除非對天道上帝極盡忠誠順從的「聞道先覺、受命使者、三清聖人」等,才能在生前和死後都可以「永住本體」,多數人都是生前先「暫入本體(佛教:入有餘涅槃) 」,死後才「永住本體(佛教:無餘涅槃) 」,所以一般人活著時,必須持續努力不懈(用之不期(沒期限))地實踐「二觀法門」,以保持「神我互映」的永續「觀察」。

 

以上就是泛神論的道家、儒家、佛教,透過「靈魂」直觀天道上帝,而「入本體、入涅槃」獲得永生的奧妙方法,「入本體、入涅槃」就是為自己的下輩子,在天國道鄉點了一盞永生不滅的光明灯,並且在天國道鄉掛了永生不滅的號。

 凡為自己的靈魂在天國道鄉「點灯、掛號」的人,就能得到天道上帝的靈力獲持,不論是活著還是夀盡,就都不會輕易落入「心識輪迴幻境」也不會落入「身魄陰間幻境」受苦了。

 所以說無論是道、儒、佛,只要是講泛神論,都曾提出「入本體、入涅槃」而完成「道我合一,天人合一,梵我合一」的理論,這就證明「入本體、入涅槃」在各個宗教中都是最重要的事工。

 《中庸》泛神論講的「與天地參」就是「入本體」的「天人合一」,可惜這個思想被後來宋明「理學、心學」這些假儒學帶到邪路去,因而失去了「入本體」的實踐方法,儒家也因此完全喪失了「入本體」的法門。

 佛教泛神論講的「入涅槃」其實就是「入本體」而獲得「梵我合一」的永恆新生命,但是大乘佛教後來走向「唯心」,也因此失去了「入本體」的實踐方法和法門。

 老子道家自古以來都信守《道德經》的「二觀法門」,老子道家的三清信眾,不斷透過自己的靈魂,諦觀天道上帝從不懈怠,並且以「道我合一」為人生目標,所以「道我合一,天人合一,梵我合一」的法脈,至今只僅存在於老子道家之中,其他宗教多已失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