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佛教的教派繁多,教義複雜,甚至本身學行矛盾的極多,大致而言佛教是先有「主觀唯物論佛教」,然後才有「主觀泛神論佛教」。這兩派有時候是互斥為外道,有時候又是互相交融的,而他們主張的「性」,大致有以下兩種:

1. 「主觀唯物論佛教」具有「物先於性」特色,就是不承認萬物有本體,也不承認人有自性或靈魂,這一派即使講「性」或「空性」,多認為是「緣起性存,緣滅性滅」。這一派講的「空性」大致是這種「物先於性」的「空性」。

2.「主觀泛神論佛教」具有「性先於物」特色,就是承認萬物有本體,萬物和本體是合一的,雖不承認人有自性,但卻有一個共通的「佛性」,而這「佛性」其實就是「本體」性質的「佛性」。這一派講的「空性」大致是這種「性先於物」的「空性」。

當然還有一些是採取「折衷主義」的佛教,在自性上面是「主觀唯物」,但在「佛性」上卻採取「主觀泛神」。

前面說過,佛教的教派繁多,教義複雜,甚至本身學行矛盾的極多。所以很多法師在講佛法時,經常從這一派,忽然跳到那一派,甚至所講的和所行的完全不一樣。

他們往往一下子講的像唯物論,一下子講的又像泛神論,他們一下子講沒有靈魂自性,一下子又開始大談生命「輪迴」;他們的高僧導師,甚至公開宣稱自己是無神論,但隨後又講佛教相信鬼神。

所以在大混亂之中,我們很難判別那一派的主張是「主觀唯物論佛教」或是「主觀泛神論佛教」,我們甚至無法確定,現在確定有真正「主觀唯物論佛教」,或是有真正「主觀泛神論佛教」。

但是這些混亂的佛教,有一個共的的特色,仍然可以讓我們知道他們還是佛教。那就是他們都是主張宇宙間一切事物,全都是以人的「心」的模式所呈現。

這種表面看似是「唯心主義」的佛教主張,其本質其實是一種徹底的「主觀主義」,他們完全不承認人所感知的事物,具有任何客觀的真實,他們稱這不具客觀真實的事物,全都是「空」。他們對知識的看法,和西方「懷疑論」的主張,其實幾乎是一模一樣的。

所以,即使「泛神論」佛教,所論證出來的共通「佛性」,也一樣是「主觀」的呈現,同樣不敢宣稱是具有完全「客觀」的真實。

佛教就是以「主觀主義」,小心地維持著幾千年所謂的正法,所以即使他們出現「主觀唯物論佛教」和「主觀泛神論佛教」的差異,也沒有完全決裂。

「主觀唯物論佛教」和「主觀泛神論佛教」,就是團結在「主觀主義」之下,而把任何傾向「客觀主義」的主張,全視為外道。

在「主觀主義」的佛法中,也經常會不時地冒出「客觀泛神論」,想要打破佛教的「主觀主義」。

譬如設法在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中建立客觀常住的「如來藏」,或是更早之前在第八識「阿賴耶識」之外,出現了完全清淨的客觀第九識「阿摩羅識」(菴摩羅識)。但這些主張或學說,很快就會被佛教視為外道而群起圍攻。

當然佛教是一個奇特的宗教,他們一方面堅持釋迦牟尼的「主觀主義」,另一方面,他們不論是內道還是外道,又都全面推展與釋迦牟尼「主觀主義」完全相反,並且被釋迦牟尼「緣起論」破斥的「因果輪迴」。

這種「解行不一、解行矛盾」的病症,是佛教的致命傷,這也使他們舉出的正法之旗,經常顯得黯然無光的原因。

這也是佛教經常出現很多附佛外道,甚至出現邪法,而佛教也完全無力清除的原因。因為他們自己也無法解釋,自己為什麼在「主觀主義」和客觀「因果輪迴」的立場上,能夠矛盾地存在於自己的身上,而別人卻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