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在「荷蘭基督教恐怖主義殖民軍」入侵之前的明代王時代,台灣西部平原到處星羅棋布著「漢人」,其中以台南到高雄的「大明漢人」,人口最龐大,武力也最強大,他們是居於領導者的第一大族群,其次則以「福佬漢人(台灣習慣統稱為閩南人,但最早來台的也有閩東人,兩者有別)」為第二大族群。
「大明漢人」極可能在上千年前,就一小群一小群,零零散散地從大陸渡海來到台灣,一直到明朝「靖難之役」,江西「閣皂山閣皂宗」道士掩護「建文帝朱允炆」逃到台灣,藉著他們帶來的強大武裝兵力,在台南地區建立了「明代王國.建文王朝」,從此開啟了「大明漢人」的最強盛的時期。
至於來自福建的「福佬漢人」,也早在荷蘭殖民之前的明代王時代或者更早之前,就已經跨海來台灣定居。當「荷蘭基督教恐怖主義殖民軍」來台之後,就稱「福佬漢人」為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」,並且嚴禁他們從事海上貿易,甚至還栽贓他們為「中國海盗」,並在台灣海峽長期追殺他們的船長,摧毀他們的船隊,甚至多次派兵進入他們的村莊燒殺擄掠,並取走村中許多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、福佬人」的頭顱首級。
以下我們例舉幾個台灣荷蘭殖民之前的明代王時代,台灣福佬人在台灣生活的證據:
1. Favorlang:「Favorlang」就是「話福佬郎」,也就是「說福佬話的人、福佬人」。現在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」,被長老會英國騙子牧師甘為霖,以及日本帝國殖民學者,和台灣南島主義歷史學者變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華武壟族」來欺騙台灣人。
2. 「虎尾」:雲林「虎尾」是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」居住的代表性地區,「虎尾」這個地名,就是從「福佬話hok-ló-uē」這三個字,唸快一點之後,簡化轉音而來的,也就是說「虎尾」就是「福佬話hok-ló-uē」。「虎尾」就是「福佬話」,那些把雲林「虎尾」,當成「老虎尾巴」,而編造出一大堆老虎故事來欺騙台灣人的南島歷史學者,最好還是少開口,以免給人當笑話。
3. 「Terocen」:「Terocen」就是福建三大名山之一的「太姥山」,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、福佬人」以福建「Terocen太姥山」,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,以記念自己的故鄉福建。「Terocen太姥山」後來誤譯為「諸羅山」,清朝乾隆年間又改名為現在的「嘉義」。
「Terocen太姥山」證明了在明代王時代,甚至更早之前來到台灣「嘉義」,而把「嘉義」命名為「Terocen太姥山」的第一批人數不詳的福佬人,極可能就是來自於現在福建省寧德福鼎市的「Terocen太姥山」附近的閩東福佬人,他們講的福佬話,極可能是「閩東語」的「福鼎話(桐山話)」,這種「福鼎話」和後來才遷台的「閩南語」有很大差異。
「閩東語」和「閩南語」雖是同一語系,但卻有很大差異。極有可能後到的閩南人,也聽不懂「大明福佬漢人」的閩東福鼎話;所以這些最早的「大明福佬漢人」先民,也極有可能在語言不通之下,被後來的「閩南人」全都視為是「原住民」而稱為「番」。
這也是在語言不通之下,台灣各地很多漢人,即使明明都是同樣來自大陸鄰近地區,也會被其他族群視為是「原住民、番」的原因之一,在那個時代大家都「番來番去」地稱異己為「番」,甚至父子、夫妻吵架,也都會罵對方是「番」。
當然這也是後到的「閩南人」,對講閩東「福鼎話」的「大明福佬漢人」,和其他「漢人」的地名和歷史完全弄不懂,而誤以為這些地名是出自「原住民語、番語」,甚至誤以為當地的「漢人」住民是「原住民」,而不是「漢人」的原因之一。
這當然也是研究台灣史的學者,不能把台灣荷蘭殖民之前的地名,一律都盲目地視為出自「原住民語」的原因。因為上千年來,從大陸地區陸續遷移來台灣的移民,所使用的漢語,可能有數十種之多,甚至還包括有廣東人和客家人以及其他各省人,這些使用不同漢語的移民,在台灣所取的漢語地名,我們極可能永遠也分辨不出是什麼意思了,因為這些各地方的漢語,甚至可能在大陸的原鄉都已經改變或消失了。
就像現在我們用「閩南人、閩南語」來代表過去台灣的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,只是方便於讓現代的台灣人看懂,其實「閩南人、閩南語」根本不能精確地代表台灣荷蘭殖民時代之前的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。
因為就「嘉義」的本名「Terocen太姥山」的例子來看,台灣荷蘭殖民時代之前的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,甚至還可能包括「閩東語」的「福鼎話(桐山話)」,或其他福建各地方的閩系語言,這些語言雖是閩系的漢語,但也不是完全相同或相通的。
現在台灣的「閩南語」中,出現了很多不是福建原鄉「閩南語」的特異詞句,這些詞句其實很多都是來自於,過去存在於台灣歷史中的其他各族群「漢語」,並不是來自於「南島原住民語、南島平埔族語」。
現在很多台灣失格的南島主義者,他們完全沒有具備研究台灣歷史應有的漢學能力,他們的漢語能力也極其拙劣,甚至有些南島主義者,連台灣現有的各式各樣閩客漢語都不會講,他們這種人在完全無法辨識台灣各種漢語的情況下,往往就胡亂指稱些台灣「閩南語」中的特異詞句,全都是來自於「南島原住民語、南島平埔族語」,根本就是信口開河胡說的居多。
有些自以為是的南島主義者,老是愛把台灣的一些漢語或漢語地名,說成是「南島原住民語、南島平埔族語」,這些人甚至不知道荷蘭人在台灣記錄的「mackan」是漢語「糜羹」,「baboya」是漢語「豝胚、豬」,「api」是漢語「阿熚、火」…,甚至連台灣「大明漢人」喝酒喝到「茫兮!茫兮!」都被他們說成是南島語「馬西馬西」,像這樣失格的漢學能力,所做出的台灣早期歷史,當然是胡說八道的居多。
4. 「Babuza」:「Babuza」就是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的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(包府千歲)」,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(包府千歲)」就是開封府的「包拯、包公、包青天」。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(包府千歲)」的信仰,是福佬人從福建帶來的「王爺(千歲)」信仰。這個「王爺(千歲)」信仰,至今還在台灣蓬勃發展,但從這個記錄我們可以知道,「大明福佬漢人」帶進台灣來的第一尊王爺神像,應該就是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」,不過這尊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」神像,應該已經被「荷蘭基督教恐怖主義殖民軍」的牧師和士兵,在進行宗教迫害時被搜出燒毀了。
現在「Babuza包府爺、包府王爺(包府千歲)」,已經被日本帝國殖民學者,和台灣南島主義歷史學者變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巴布薩族」來欺騙台灣人。因此現在有很多「Babuza包府爺」舊地的人,在被洗腦之後,錯誤地宣稱自己是「南島語原住民巴布薩族」。
5. 「Hoanya」:「Hoanya」就是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的「王爺」,「Hoanya王爺」可能就是指最早來台的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」,但是福佬人在福建信仰的「Hoanya王爺」很多,所以也可能是別的「Hoanya王爺」被迎來台灣。
現在「Hoanya王爺」,已經被日本帝國殖民學者,和台灣南島主義歷史學者變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洪雅族」來欺騙台灣人。因此現在有很多「Hoanya王爺」舊地的人,在被洗腦之後,錯誤地宣稱自己是「南島語原住民洪雅族」。
從以上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、虎尾(hok-ló-uē福老話)、Babuza包府爺、Hoanya王爺」這些名稱,我們就可以知道,在荷蘭殖民時代,及更早的明代王之前,台灣西部平原上,到處都是「大明福佬人」,他們也全都是純漢人,完全不是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他們也絕對沒有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血緣。
到了明清之後,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大量來到台灣,這批明代王時代之前的「大明福佬人」,在台灣生存的歷史和事蹟,就被某些經常自詡為史學科班出身的南島主義者,利用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的新歷史加以掩蓋,以利於自己的政治偏見,因此現在台灣人才會完全不知道,荷蘭殖民之前,有這一段「台灣大明福佬人」的歷史。
南島主義者在掩蓋「台灣大明福佬人」之後,就不斷地強調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,來台灣時全是「羅漢腳(無親又無家可歸的流浪單身男子)」,並強調他們在台灣是娶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女人,才繁衍出現在台灣的閩南人。藉此假造現在的台灣閩南人,全是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」而帶有「南島語原住民血緣、南島語平埔族血緣」,並且是講「台語」的「全新閩南人」。
事實上,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」根本就是指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,娶舊一代「大明福佬人」的女人為妻,他們甚至不是娶「台灣大明漢人」的女人為妻,更不是娶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女人為妻。
在清代之前,由於語言隔閡及風俗習慣不同,甚至連「台灣大明人」都還是母系社會,母系社會除非極罕見特例,女人根本不可能嫁到男方家。因此「母系社會」的女人嫁到異族是極為困難而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;甚至「母系社會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,其實就是阻止本族女人嫁到異族的事情發生,最多是異族男人入贅,變成女方族人。
所以說,外族男人要娶到「母系社會」的「台灣大明人」的女人,是不太可能的事。外族男人即使入贅,也會成為「母系社會」的女人的家族附屬,而成為「台灣大明人」的一員。
入贅於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的男人,絕不可能在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家族中,使用男人自己的姓氏和家族堂號。
所以台灣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族群中,凡有留下漢人姓氏和堂號的,就一定是「母系社會」的女人本來的姓氏和堂號,而不是男人的姓氏和堂號。
所以如果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,曾經大量而全面地接受「閩南漢人」男子的入贅,那麼「台灣大明人」的民族勢力和地盤,以及其語言,就一定會完全超過「閩南漢人」,而將「閩南漢人」完全同化。但是這種現象,在台灣根本就沒有發生過。
可見漢人「羅漢腳」,大量入贅於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,在台灣根本就不曾發生;甚至連少數入贅,都可能不曾發生,因為一個有土地家園的強大「母系社會」女子,怎麼會去入贅孤身來台,一無所有而且身份低下的異族「羅漢腳」。
因此南島主義者所謂漢人「羅漢腳」,大量入贅於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的說法,其實完全是南島主義者種族歧視之下的傲慢立論,這個傲慢立論的背後意涵是:「閩南漢人」的無親又無家可歸的流浪單身男子「羅漢腳」,再貧困、再骯髒也是個寶,所以「台灣大明人」有家園有土地的富有女人,全部都寧願不要入贅自己同族的男人,也要入贅漢人的「羅漢腳」來作丈夫。南島主義者這種傲慢的種族歧視立論,只會令人噁心。
所以閩南人的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」,根本就是指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,娶舊一代「大明福佬漢人」的女人為妻,絕不是指異族通婚。
現在有很多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的歷史學家和政客,往往會舉出自己或別人家中某一代娶的就是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來宣稱他們是混血的後裔,不是純漢人。
但事實上,荷蘭殖民台灣之前,台灣西部遍佈的多數都是「大明漢人、大明福佬人」,只是這些「大明漢人、大明福佬人」全被那些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的歷史學家和政客,利用假文獻,變造成為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所以這些漢人的女人當然全都同時被扭曲為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。
1.譬如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偽造的「西拉雅族」,甚至「西拉雅族」的支系,事實上全是「大明漢人」,卻被偽造成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。
2.譬如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偽造的「華武壟族、巴布薩族、洪雅族」,事實上全是「大明福佬人」,卻被偽造成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。
如果把這些原本是「大明漢人」卻被偽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「西拉雅族」,以及原本是「大明福佬漢人」卻被偽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「華武壟族、巴布薩族、洪雅族」的活動和勢力範圍加總起來,至少就包括了台中到高雄地區的三分之二大的台灣西部平原,如果再加上苗栗以北到基隆地區之間的漢人,那荷蘭殖民之前,全台灣漢人的人口就可以說星羅棋布地遍及全台灣的西部平原。
因此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的「羅漢腳」,就算從大陸來台灣,而在這些地方娶妻生子,其嫁娶的對象當然都是最容易遇到的「大明漢人」或「大明福佬漢人」;他們就算入贅於「大明漢人」的女方,或娶「大明福佬漢人」的女子,他們所生的小孩,當然仍然還是「漢人」,這些「羅漢腳」的小孩身上,當然也絕不會帶有任何「南島語原住民血統、南島語平埔族血統」。
甚至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」這句話,真實性並不高,可能只是民間說書者,拿來當誇張故事講的。雖然過去從大陸移民來台灣的「閩客漢人」,都會依漢人習俗,在族譜中只記錄來台男人的姓名,但他們很多都是舉家遷徙,甚至全族遷徙,他們根本不可能把老奶奶、母親、妻子和女兒、孫女…等女人,全丟在中國大陸不管而餓死,就只有男人孤身來台。
南島主義者不斷宣傳,所謂「黑水溝(台灣海峽)」難以跨越的故事,對於在荷蘭之前就能夠以大明帆船(戎克船),航行到南洋和西班牙人作貿易的「福建漢人」和其他地方的漢人而言,只能說是個笑話而已。
就算是清代海禁時期,走私能賺大錢,所以也一定不欠專做偷渡客生意的船家,這種偷渡生意一本萬利,一兩天就能搞定,搞不好連滿清的海防官員都在承包,至於平民百姓弄艘小船,全家從福建划到台灣來,也根本不需要幾天,把「黑水溝(台灣海峽)」講到好像天邊一般遠,根本是缺乏常識的。
荷蘭時代,連被荷蘭人污衊為「中國海盗」的台灣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」,都能駕著大明帆船(戎克船)以台灣港灣為基地,和荷蘭人的戰艦玩你追我跑的對外貿易,根本不可能到了清代,閩客漢人反而連大明帆船(戎克船)都不會開了。
舉家男女遷徙,甚至全族遷徙的例子,從現在很多國家的移民潮或難民潮中就可以很清楚看見,並且找到例子,這就可以證明所有的移民或難民,都不可能完全只有男人單獨行動。
所以說「泛南島血緣主義者」,事實上是先把荷蘭殖民之前的台灣「漢人」,如「大明漢人、話福老漢人、虎尾福老漢人、太姥山福老漢人、包府福老漢人、王爺福老漢人…」等,全都先偽造成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再宣稱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及「客家漢人」,所娶的這些「漢人」全是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這種變造手段其實已經不只是學術失格而已,事實上已經是帶有進行「種族清洗改造」的嫌疑了。
所以說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的「南島台灣史觀」,其實是一個帶有政治目的的「泛南島血緣主義騙局」,其目的是要消滅台灣的明代王歷史,以及消滅台灣更早之前漢人在台灣的生活歷史和足跡,將台灣改造成「荷蘭之前無漢人」的假台灣史。
他們再利用「荷蘭之前無漢人」的假台灣史,來「聯原制漢」,將「閩客漢人」全部假造成混有「南島血緣」的民族,以打擊「閩客漢人」的族群血緣認同,讓台灣的「閩客漢人」,徹底喪失族群血緣的自我認同力量而分裂瓦解。
接著他們便以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的「南島台灣史觀」,將自己的純「閩客漢人」改造為「真正原住民」或「有原住民血緣的閩客漢人、半個原住民」,再以此冒充為台灣「原住民」的一份子,來帶表「原住民」,進而分食「原住民」的各種資源。
所以說,這些政客學者,就是以「泛南島血緣主義騙局」,將台灣的「閩客漢人」和「原住民」同時掌控玩弄於手掌心。他們同時進行的是:
1.變造台灣「漢人」歷史、消滅「閩客漢人」血統,讓「閩客漢人」背棄祖先、背棄文化,對「閩客漢人」進行「種族改造、種族清洗」工作。
2.掩飾自己的「漢族身份」,以「真正原住民」或「半個原住民」身份,冒充「原住民」來壓制台灣「原住民」,進而分食「原住民」資源,並以大量假原住民,來抵消台灣「原住民」的獨立性和民族特徵,並搶走原住民的話語權。
所以我們必須要非常小心地隨時注意著他們,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,是只有異族或異教敵人,才會對我們做的事。
其實,任何人只要細心研究台灣荷蘭殖民時代的文獻,以及之前的明代王時代文獻,而不要受到日本帝國殖民學者的種族分化陰謀,和南島主義者的變造台灣史所欺騙;就可以清楚發現,台灣在荷蘭殖民之前,台灣西部平原上,早就有數萬以上的漢人,上千年以來,就代代在台灣長期居住,並且和台灣原住民共住於台灣,和原住民進行貿易,甚至也早已和大陸長期進行海上貿易,而成為台灣真正的主人之一了。
台灣在「荷蘭基督教恐怖主義殖民軍」入侵之前的明代王時代,台灣西部平原到處星羅棋布著「漢人」,其中以台南到高雄的「大明漢人」,人口最龐大,武力也最強大,他們是居於領導者的第一大族群,其次則以「福佬漢人(台灣習慣統稱為閩南人,但最早來台的也有閩東人,兩者有別)」為第二大族群。
「大明漢人」極可能在上千年前,就一小群一小群,零零散散地從大陸渡海來到台灣,一直到明朝「靖難之役」,江西「閣皂山閣皂宗」道士掩護「建文帝朱允炆」逃到台灣,藉著他們帶來的強大武裝兵力,在台南地區建立了「明代王國.建文王朝」,從此開啟了「大明漢人」的最強盛的時期。
至於來自福建的「福佬漢人」,也早在荷蘭殖民之前的明代王時代或者更早之前,就已經跨海來台灣定居。當「荷蘭基督教恐怖主義殖民軍」來台之後,就稱「福佬漢人」為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」,並且嚴禁他們從事海上貿易,甚至還栽贓他們為「中國海盗」,並在台灣海峽長期追殺他們的船長,摧毀他們的船隊,甚至多次派兵進入他們的村莊燒殺擄掠,並取走村中許多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、福佬人」的頭顱首級。
以下我們例舉幾個台灣荷蘭殖民之前的明代王時代,台灣福佬人在台灣生活的證據:
1. Favorlang:「Favorlang」就是「話福佬郎」,也就是「說福佬話的人、福佬人」。現在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」,被長老會英國騙子牧師甘為霖,以及日本帝國殖民學者,和台灣南島主義歷史學者變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華武壟族」來欺騙台灣人。
2. 「虎尾」:雲林「虎尾」是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」居住的代表性地區,「虎尾」這個地名,就是從「福佬話hok-ló-uē」這三個字,唸快一點之後,簡化轉音而來的,也就是說「虎尾」就是「福佬話hok-ló-uē」。「虎尾」就是「福佬話」,那些把雲林「虎尾」,當成「老虎尾巴」,而編造出一大堆老虎故事來欺騙台灣人的南島歷史學者,最好還是少開口,以免給人當笑話。
3. 「Terocen」:「Terocen」就是福建三大名山之一的「太姥山」,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、福佬人」以福建「Terocen太姥山」,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,以記念自己的故鄉福建。「Terocen太姥山」後來誤譯為「諸羅山」,清朝乾隆年間又改名為現在的「嘉義」。
「Terocen太姥山」證明了在明代王時代,甚至更早之前來到台灣「嘉義」,而把「嘉義」命名為「Terocen太姥山」的第一批人數不詳的福佬人,極可能就是來自於現在福建省寧德福鼎市的「Terocen太姥山」附近的閩東福佬人,他們講的福佬話,極可能是「閩東語」的「福鼎話(桐山話)」,這種「福鼎話」和後來才遷台的「閩南語」有很大差異。
「閩東語」和「閩南語」雖是同一語系,但卻有很大差異。極有可能後到的閩南人,也聽不懂「大明福佬漢人」的閩東福鼎話;所以這些最早的「大明福佬漢人」先民,也極有可能在語言不通之下,被後來的「閩南人」全都視為是「原住民」而稱為「番」。
這也是在語言不通之下,台灣各地很多漢人,即使明明都是同樣來自大陸鄰近地區,也會被其他族群視為是「原住民、番」的原因之一,在那個時代大家都「番來番去」地稱異己為「番」,甚至父子、夫妻吵架,也都會罵對方是「番」。
當然這也是後到的「閩南人」,對講閩東「福鼎話」的「大明福佬漢人」,和其他「漢人」的地名和歷史完全弄不懂,而誤以為這些地名是出自「原住民語、番語」,甚至誤以為當地的「漢人」住民是「原住民」,而不是「漢人」的原因之一。
這當然也是研究台灣史的學者,不能把台灣荷蘭殖民之前的地名,一律都盲目地視為出自「原住民語」的原因。因為上千年來,從大陸地區陸續遷移來台灣的移民,所使用的漢語,可能有數十種之多,甚至還包括有廣東人和客家人以及其他各省人,這些使用不同漢語的移民,在台灣所取的漢語地名,我們極可能永遠也分辨不出是什麼意思了,因為這些各地方的漢語,甚至可能在大陸的原鄉都已經改變或消失了。
就像現在我們用「閩南人、閩南語」來代表過去台灣的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,只是方便於讓現代的台灣人看懂,其實「閩南人、閩南語」根本不能精確地代表台灣荷蘭殖民時代之前的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。
因為就「嘉義」的本名「Terocen太姥山」的例子來看,台灣荷蘭殖民時代之前的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,甚至還可能包括「閩東語」的「福鼎話(桐山話)」,或其他福建各地方的閩系語言,這些語言雖是閩系的漢語,但也不是完全相同或相通的。
現在台灣的「閩南語」中,出現了很多不是福建原鄉「閩南語」的特異詞句,這些詞句其實很多都是來自於,過去存在於台灣歷史中的其他各族群「漢語」,並不是來自於「南島原住民語、南島平埔族語」。
現在很多台灣失格的南島主義者,他們完全沒有具備研究台灣歷史應有的漢學能力,他們的漢語能力也極其拙劣,甚至有些南島主義者,連台灣現有的各式各樣閩客漢語都不會講,他們這種人在完全無法辨識台灣各種漢語的情況下,往往就胡亂指稱些台灣「閩南語」中的特異詞句,全都是來自於「南島原住民語、南島平埔族語」,根本就是信口開河胡說的居多。
有些自以為是的南島主義者,老是愛把台灣的一些漢語或漢語地名,說成是「南島原住民語、南島平埔族語」,這些人甚至不知道荷蘭人在台灣記錄的「mackan」是漢語「糜羹」,「baboya」是漢語「豝胚、豬」,「api」是漢語「阿熚、火」…,甚至連台灣「大明漢人」喝酒喝到「茫兮!茫兮!」都被他們說成是南島語「馬西馬西」,像這樣失格的漢學能力,所做出的台灣早期歷史,當然是胡說八道的居多。
4. 「Babuza」:「Babuza」就是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的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(包府千歲)」,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(包府千歲)」就是開封府的「包拯、包公、包青天」。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(包府千歲)」的信仰,是福佬人從福建帶來的「王爺(千歲)」信仰。這個「王爺(千歲)」信仰,至今還在台灣蓬勃發展,但從這個記錄我們可以知道,「大明福佬漢人」帶進台灣來的第一尊王爺神像,應該就是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」,不過這尊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」神像,應該已經被「荷蘭基督教恐怖主義殖民軍」的牧師和士兵,在進行宗教迫害時被搜出燒毀了。
現在「Babuza包府爺、包府王爺(包府千歲)」,已經被日本帝國殖民學者,和台灣南島主義歷史學者變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巴布薩族」來欺騙台灣人。因此現在有很多「Babuza包府爺」舊地的人,在被洗腦之後,錯誤地宣稱自己是「南島語原住民巴布薩族」。
5. 「Hoanya」:「Hoanya」就是「福佬人、福佬語」的「王爺」,「Hoanya王爺」可能就是指最早來台的「包府爺、包府王爺」,但是福佬人在福建信仰的「Hoanya王爺」很多,所以也可能是別的「Hoanya王爺」被迎來台灣。
現在「Hoanya王爺」,已經被日本帝國殖民學者,和台灣南島主義歷史學者變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洪雅族」來欺騙台灣人。因此現在有很多「Hoanya王爺」舊地的人,在被洗腦之後,錯誤地宣稱自己是「南島語原住民洪雅族」。
從以上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、虎尾(hok-ló-uē福老話)、Babuza包府爺、Hoanya王爺」這些名稱,我們就可以知道,在荷蘭殖民時代,及更早的明代王之前,台灣西部平原上,到處都是「大明福佬人」,他們也全都是純漢人,完全不是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他們也絕對沒有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血緣。
到了明清之後,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大量來到台灣,這批明代王時代之前的「大明福佬人」,在台灣生存的歷史和事蹟,就被某些經常自詡為史學科班出身的南島主義者,利用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的新歷史加以掩蓋,以利於自己的政治偏見,因此現在台灣人才會完全不知道,荷蘭殖民之前,有這一段「台灣大明福佬人」的歷史。
南島主義者在掩蓋「台灣大明福佬人」之後,就不斷地強調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,來台灣時全是「羅漢腳(無親單身男子)」,並強調他們在台灣是娶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女人,才繁衍出現在台灣的閩南人。藉此假造現在的台灣閩南人,全是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」而帶有「南島語原住民血緣、南島語平埔族血緣」,並且是講「台語」的「全新閩南人」。
事實上,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」根本就是指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,娶舊一代「大明福佬人」的女人為妻,他們甚至不是娶「台灣大明漢人」的女人為妻,更不是娶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女人為妻。
在清代之前,由於語言隔閡及風俗習慣不同,甚至連「台灣大明人」都還是母系社會,母系社會除非極罕見特例,女人根本不可能嫁到男方家。因此「母系社會」的女人嫁到異族是極為困難而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;甚至「母系社會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,其實就是阻止本族女人嫁到異族的事情發生,最多是異族男人入贅,變成女方族人。
所以說,外族男人要娶到「母系社會」的「台灣大明人」的女人,是不太可能的事。外族男人即使入贅,也會成為「母系社會」的女人的家族附屬,而成為「台灣大明人」的一員,
入贅於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的男人,絕不可能在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家族中,使用男人自己的姓氏和家族堂號。
所以台灣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族群中,凡有留下漢人姓氏和堂號的,就一定是「母系社會」的女人本來的姓氏和堂號,而不是男人的姓氏和堂號。
所以如果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,曾經大量而全面地接受「閩南漢人」男子的入贅,那麼「台灣大明人」的民族勢力和地盤,以及其語言,就一定會完全超過「閩南漢人」,而將「閩南漢人」完全同化。但是這種現象,在台灣根本就沒有發生過。
可見漢人「羅漢腳」,大量入贅於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,在台灣根本就不曾發生;甚至連少數入贅,都可能不曾發生,因為一個有土地家園的強大「母系社會」女子,怎麼會去入贅孤身來台,一無所有而且身份低下的異族「羅漢腳」。
因此南島主義者所謂漢人「羅漢腳」,大量入贅於「台灣大明人」的「母系社會」的說法,其實完全是南島主義者種族歧視之下的傲慢立論,這個傲慢立論的背後意涵是:「閩南漢人」的「羅漢腳」,再貧困、再骯髒也是個寶,所以「台灣大明人」有家園有土地的富有女人,全部都寧願不要入贅自己同族的男人,也要入贅漢人的「羅漢腳」來作丈夫。南島主義者這種傲慢的種族歧視立論,只會令人嘔心。
所以閩南人的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」,根本就是指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,娶舊一代「大明福佬漢人」的女人為妻,絕不是指異族通婚。
現在有很多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的歷史學家和政客,往往會舉出自己或別人家中某一代娶的就是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來宣稱他們是混血的後裔,不是純漢人。
但事實上,荷蘭殖民台灣之前,台灣西部遍佈的多數都是「大明漢人、大明福佬人」,只是這些「大明漢人、大明福佬人」全被那些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的歷史學家和政客,利用假文獻,變造成為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所以這些漢人的女人當然全都同時被扭曲為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。
1.譬如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偽造的「西拉雅族」,甚至「西拉雅族」的支系,事實上全是「大明漢人」,卻被偽造成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。
2.譬如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偽造的「華武壟族、巴布薩族、洪雅族」,事實上全是「大明福佬人」,卻被偽造成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。
如果把這些原本是「大明漢人」卻被偽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「西拉雅族」,以及原本是「大明福佬漢人」卻被偽造為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的「華武壟族、巴布薩族、洪雅族」的活動和勢力範圍加總起來,至少就包括了台中到高雄地區的三分之二大的台灣西部平原,如果再加上苗栗以北到基隆地區之間的漢人,那荷蘭殖民之前,全台灣漢人的人口就可以說星羅棋布地遍及全台灣的西部平原。
因此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的「羅漢腳」,就算從大陸來台灣,而在這些地方娶妻生子,其嫁娶的對象當然都是最容易遇到的「大明漢人」或「大明福佬漢人」;他們就算入贅於「大明漢人」的女方,或娶「大明福佬漢人」的女子,他們所生的小孩,當然仍然還是「漢人」,這些「羅漢腳」的小孩身上,當然也絕不會帶有任何「南島語原住民血統、南島語平埔族血統」。
甚至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」這句話,真實性並不高,可能只是民間說書者,拿來當誇張故事講的。雖然過去從大陸移民來台灣的「閩客漢人」,都會依漢人習俗,在族譜中只記錄來台男人的姓名,但他們很多都是舉家遷徙,甚至全族遷徙,他們根本不可能把老奶奶、母親、妻子和女兒、孫女…等女人,全丟在中國大陸不管而餓死,就只有男人孤身來台。
南島主義者不斷宣傳,所謂「黑水溝(台灣海峽)」難以跨越的故事,對於在荷蘭之前就能夠以大明帆船(戎克船),航行到南洋和西班牙人作貿易的「福建漢人」和其他地方的漢人而言,只能說是個笑話而已。
就算是清代海禁時期,走私能賺大錢,所以也一定不欠專做偷渡客生意的船家,這種偷渡生意一本萬利,一兩天就能搞定,搞不好連滿清的海防官員都在承包,至於平民百姓弄艘小船,全家從福建划到台灣來,也根本不需要幾天,把「黑水溝(台灣海峽)」講到好像天邊一般遠,根本是缺乏常識的。
荷蘭時代,連被荷蘭人污衊為「中國海盗」的台灣「Favorlang話福佬郎」,都能駕著大明帆船(戎克船)以台灣港灣為基地,和荷蘭人的戰艦玩你追我跑的對外貿易,根本不可能到了清代,閩客漢人反而連大明帆船(戎克船)都不會開了。
舉家男女遷徙,甚至全族遷徙的例子,從現在很多國家的移民潮或難民潮中就可以很清楚看見,並且找到例子,這就可以證明所有的移民或難民,都不可能完全只有男人單獨行動。
所以說「泛南島血緣主義者」,事實上是先把荷蘭殖民之前的台灣「漢人」,如「大明漢人、話福老漢人、虎尾福老漢人、太姥山福老漢人、包府福老漢人、王爺福老漢人…」等,全都先偽造成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再宣稱新一代移民來台的「閩南漢人」及「客家漢人」,所娶的這些「漢人」全是「南島語原住民、南島語平埔族」,這種變造手段其實已經不只是學術失格而已,事實上已經是帶有進行「種族清洗改造」的嫌疑了。
所以說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的「南島台灣史觀」,其實是一個帶有政治目的的「泛南島血緣主義騙局」,其目的是要消滅台灣的明代王歷史,以及消滅台灣更早之前漢人在台灣的生活歷史和足跡,將台灣改造成「荷蘭之前無漢人」的假台灣史。
他們再利用「荷蘭之前無漢人」的假台灣史,來「聯原制漢」,將「閩客漢人」全部假造成混有「南島血緣」的民族,以打擊「閩客漢人」的族群血緣認同,讓台灣的「閩客漢人」,徹底喪失族群血緣的自我認同力量而分裂瓦解;
接著他們便以「泛南島血緣主義」的「南島台灣史觀」,將自己的純「閩客漢人」改造為「真正原住民」或「有原住民血緣的閩客漢人、半個原住民」,再以此冒充為台灣「原住民」的一份子,來帶表「原住民」,進而分食「原住民」的各種資源。
所以說,這些政客學者,就是以「泛南島血緣主義騙局」,將台灣的「閩客漢人」和「原住民」同時掌控玩弄於手掌心。他們同時進行的是:
1.變造台灣「漢人」歷史、消滅「閩客漢人」血統,讓「閩客漢人」背棄祖先、背棄文化,對「閩客漢人」進行「種族改造、種族清洗」工作。
2.掩飾自己的「漢族身份」,以「真正原住民」或「半個原住民」身份,冒充「原住民」來壓制台灣「原住民」,進而分食「原住民」資源,並以大量假原住民,來抵消台灣「原住民」的獨立性和民族特徵。
所以我們必須要非常小心地隨時注意著他們,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,是只有異族或異教敵人,才會對我們做的事。
其實,任何人只要細心研究台灣荷蘭殖民時代的文獻,以及之前的明代王時代文獻,而不要受到日本帝國殖民學者的種族分化陰謀,和南島主義者的變造台灣史所欺騙;就可以清楚發現,台灣在荷蘭殖民之前,台灣西部平原上,早就有數萬以上的漢人,上千年以來,就代代在台灣長期居住,並且和台灣原住民共住於台灣,和原住民進行貿易,甚至也早已和大陸長期進行海上貿易,而成為台灣真正的主人之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