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子道德經金山版第二章】
天下皆知美為美,惡已!皆知善,訾不善矣!有無之相生也;難易之相成也;長短之相形也;高下之相盈也;音聲之相和也;先後之相隨……..。恆也!
先論「名」的局限閉鎖性、矛盾對立性、端見相生性;最後以取端見之中間的「合」,也仍然是「名」作結論。這是老子神學「知識論」的基本論述。 |
|||
第二章 第一句 |
我實在要告訴你們,當「世界人類」全都透過「感官」與「心識」,而「具體肯定」地「認知」,他們在「知見、知識」上,所「認知」的「美好」,就是「美好」的「絕對真理」; |
||
第二章 第二句 |
那麼他們的頭腦裡,就會「局限閉鎖」出「美好」這個「概念、名、名言、名位、名象位階」,而當下在他們的頭腦裡,另外「割劃分別出」一個與「美好」完全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的「第二個概念」:「醜惡。」而把他們「認知」為「美好」之外的事物,全都看成是「醜惡」啊! |
||
第二章 第三句 |
皆知善[8], |
當「世界人類」全都透過「感官」與「心識」,而「具體肯定」地「認知」,他們在「知見、知識」上,所「認知」的「良能」,就是「良能」的「絕對真理」; |
|
第二章 第四句 |
那麼他們的頭腦裡,就會「局限閉鎖」出「良能」這個「概念、名、名言、名位、名象位階」,而當下在他們的頭腦裡,另外「割劃分別出」一個與「良能」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的「第二個概念」:「沒有良能。」而把他們「認知」為「良能」之外的事物,全都看成是「沒有良能」啊! |
||
第二章 第五句 |
那「存在」與「不存在」,這兩個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的概念,全都是因為「概念、名、名言、名位、名象位階」的「認知」,而「妄相生成」的; |
||
第二章 第六句 |
那「困難」與「容易」,這兩個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的概念,全都是因為「概念、名、名言、名位、名象位階」的「認知」,而「妄相成立」的; |
||
第二章 第七句 |
那「長遠」與「短近」,這兩個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的概念,全都是因為「概念、名、名言、名位、名象位階」的「認知」,而「妄相形顯」的; |
||
第二章 第八句 |
那「高上」與「低下」,這兩個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的概念,全都是因為「概念、名、名言、名位、名象位階」的「認知」,而「妄相超越」的; |
||
第二章 第九句 |
那出於口的「發音」與入於耳的「聲音」,這兩個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的概念,全都是因為「概念、名、名言、名位、名象位階」的「認知」,而「妄相應和」的; |
||
第二章 第十句 |
那「先前」與「晚後」,這兩個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的概念,全都是因為「概念、名、名言、名位、名象位階」的「認知」,而「妄相跟隨」的…。 |
||
第二章 第十一句 |
以上這類「正反衝突、矛盾對立」的「異端對立概念、兩頭端見」,以及選取「異端對立概念、兩頭端見」的「兩端相聯關係」,而「妄相合成」的「成立、形顯、超越、應和、跟隨…」等「第三概念」,以及後續可能「衍生」的「更多概念」,進而形成的「知識」和「智慧」,純粹都是從「概念、名、名言、名位、名象位階」的「認知」而「妄有」的啊! |
||
第二章 錯簡一 |
○是以,聖人居無為之事; |
○(本節○為錯簡,移至第四十四章) |
|
第二章 錯簡二 |
○行不言之教。 |
○ |
|
第二章 錯簡三 |
○萬物錯而弗辭也; |
○ |
|
第二章 錯簡四 |
○為而弗侍也; |
○ |
|
第二章 錯簡五 |
○成功而弗居也。 |
○ |
|
第二章 錯簡六 |
○夫唯弗居, |
○ |
|
第二章 錯簡七 |
○是以,弗去。 |
○ |
|
[1] 天下:《老子道德經》天下有二義,1.全世界也。2.全世界人類也。《禮記.曲禮下》:「君天下曰天子。」注:「天下,謂外及四海也。」
[2]皆:咸也,俱也,都也。《說文》:「咸,俱詞也。」《正字通》:「皆,咸也。」
[3]知:別也,判也,識也,判別確知也,判定確知也,具體地肯定地認知也。凡人有所「知」或有所「認知」,即是有所判定、判別或判斷。《呂氏春秋.有始》:「以寒暑日月晝夜知之。」注:「知;猶別也。」《楚辭.離騷》:「判獨離而不服。」注:「判,別也。」《左氏.襄.六》:「由別之而不別也。」注:「別,猶識也。」《玉篇》:「知,識也。」
[4]美:美好也,麗好也。《國語.晉語.九》:「知襄子為室美。」注:「美,麗好也。」
[5]為:是也。《助字略辨》:「為,是也。」
[6]惡:醜也。《莊子.德充符》:「衛有惡人焉。」注:「惡,醜也。」
[7]已:表肯定之句末語助詞。《古書虛字集釋》:「已,猶矣也。已與矣同音,故同義。」
[8]善:良能也,良好的能力也,正當良好的能力也。《廣韻》:「善;良也。」《淮南子.說林訓》:「雖善者,勿能為工。」注:「善,或作巧。」
[9]訾:(zī /ㄗ)限也,次也;限定劃分也,局限分別也,局限閉鎖而割劃分別也。「訾」是「限、分別位置順序」的意思,因此譯為「局限閉鎖而割劃分別。」《管子.君臣上》:「吏嗇夫盡有訾程事律。」注:「訾;限也。」《廣韻》:「限,界也。」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訾,假借為次。」《漢書.楚元王傳》:「元王亦次之詩傳。」按:「次,編次之也。」《漢書.高帝紀》:「差次列侯功,以定朝位。」按:「次,分別位置順序也。」
[10]不善:無良能也,沒有良好的能力也。不:無也 。《助字辨略》:「不字,猶云無也。」
[11]矣:語已辭,表語意之堅確。
[12]有:存在某事物也。
[13]無:不存在任何事物也。
[14]之:是也。《說文.通訓定聲》:「之,假借為是。之、是,雙聲。」
[15]相生:交相產生也。相:交相也。《正韻》:「相,交相也。」生:產也。《玉篇》:「生,產也。」
[16]難:困難也,不易也,阻也,艱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難,困難也,艱也。」《集韻》:「難,阻也,一曰艱也。」
[17]易:容易也,不難也。《中文大辭典》:「易,不難也。」
[18]成:立也。《戰國策.秦策》:「以成伯王之名。」注:「成,立也。」
[19]長:高遠也,短之對也。
[20]短:不長也,近也。
[21]形:象也,見也。成形也,形顯也,顯象也。《說文》:「形,象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形,見也。」
[22]高:上也,低之反。《廣韻》:「高,上也。」
[23]下:低也,高之反。《說文新附》:「低,下也。」《字彙》:「低,高之反也。」
[24]盈:滿也,充也,溢也,餘也,過也,越也。《說文 》:「盈,滿器也。」《廣雅釋詁.四》:「盈,充也。」《易坎》:「坎不盈。」虞注:「盈,溢也。」《廣雅釋詁》:「盈,溢也。」《正韻》:「過曰盈,不及曰縮。」《集韻》:「過,越也。」
[25]噫:(yī/ㄧ)發聲也,發音也。《說文》:「噫,飽出息也。」《禮記.曾子問.祝聲三.注》:「聲噫歆,警神也。」疏:「古人發聲,所云噫,凡祭祀神之所享謂之歆,今作聲欲令神歆享。」
[26] 聲:物體振動而鳴於耳叫作聲。噫和聲的差別在於,噫是單純指發聲,這個發聲經過環境傳到人的耳朵,就叫作聲。譬如人講話的聲音,和透過山洞或麥克風傳出的聲音一般確實有些微差別。在個人或多人吟唱時,人的「噫」和「聲」就好像互相應和一般,叫作「噫聲之相和也。」可是問題就在於聲出於噫,不噫則無聲,有聲則必有噫,「噫」和「聲」免強能分出差別,卻又似同出一源。
[27]和:應也,對應也。《說文》:「和,相應也。」
[28]先:前也,後之對也。《儀禮.大射儀》:「先首。」注:「先,猶前也。」
[29]後:前之對也,晚也。《說文》:「後,遲也。」《國語.晉語六》:「君之殺我也後矣。」注:「後,晚也。」
[30]隨:從也,隨從也。《說文》:「隨,從也。」
[31]恆:純粹也。
[32]也:然,如此,這樣。《古書虛字》:「也,猶然也。然,作如是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