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思想剛開始時,會影響部份社會人心,進而會影響政府,最後會影響到整個國家和人民。
「心性論」是唯心主義者的架構性論述,唯心主義是「由心求性、因心得性」,唯心主義甚至強調「心性不二,心即是性」,所以唯心論佛教常強調「即心即佛,心即是佛」。
宋明新儒家和當代新儒家,其「理學、心學」的本質,是佛教的「唯心論」,不是孔孟儒家的「天道論」;而兩代新儒家高唱的「心性論」本質,則是「唯心心性論」,不是孔孟儒家的「天道心性論」。所以說,新儒家根本不是孔孟真儒的繼承者,新儒家是假儒家, 新儒家是佛教的印度唯心學派。
「道」是「有命、有體」的,「有命」就是道有生命,道不是無生命的東西,「有體」就是道有實體,道不是一種原則。
台灣中研院士兼華梵大學教授勞思光認為,孔孟儒家是「心性論中心」之哲學,所以孔孟儒家和漢儒的「宇宙論中心」之哲學不同。
不承認自己是新儒家的,新儒家勞思光認為,孔孟儒家是「心性論中心」之哲學,所以孔孟儒家和漢儒的「宇宙論中心」之哲學不同。勞思光之所以如此分化孔孟儒家和漢儒的關係,其目地是為了刻意跳過明顯講天道的漢儒,對更前面的孔孟真儒進行變造,讓孔孟「天道之學」變成「心性之學」,好替「宋明新儒學、當代新儒學」圓新儒家佛化「心性論」的謊。
宋明新儒家的程朱「理學」、陸王「心學」,當代新儒家的「會通學」,佛教的「唯識、唯心」學,一貫道的「一理、一心」學,對老子聖學而言,都是反「天道」的外道學說。
「西索米」是台灣人常用的俚語。凡是人死出殯時,送葬樂隊吹奏的音樂,就叫「西索米」;樂師在葬樂隊吹奏喪葬音樂,就叫吹「西索米」。
《孟子.盡心》孟子曰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知其性,則知天矣。存其心,養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殀壽不貳,修身以俟之,所以立命也。」《孟子.盡心》孟子曰:「莫非命也,順受其正。是故知命者,不立乎巖牆之下。盡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。桎梏死者,非正命也。」
新儒家在台灣各個學術殿堂,大搞儒釋道三家「會通」, 最近又差點藉著台大新儒家傅佩榮重返大陸,順著大陸孔子熱,掀起另一波「會通」邪術狂瀾。幸好被我laotzu講堂以「會通之學不若妓女」戮破其底細,至此「會通 」之學的邪偽真面目,終於清楚地暴露在世人眼前,而暫時阻斷新儒家「會通」邪說,往中國大陸快速流溢的局勢。
第 15 頁,共 20 頁